企业文化

故事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故事案例 -> 正文

与锦江大礼堂“再续前缘”

作者: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14年10月09日

郭晓民

五十年代,1247名第一代三建人凭借一腔热血和智慧用辛勤的汗水浇筑出号称小人民大会堂的锦江大礼堂,经过52年风吹雨打,她出色完成了光荣使命。建筑物也有它的“寿命”,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又要保证继续安全“服役”,2014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对锦江大礼堂进行加固维修,并要求在八个月时间内完成,以保证年底的人代会的召开使用,这一艰巨的任务再一次落在了三建人的肩上。

受场地限制,任何大型机械设备都不能使用,但长48米,宽42米,高28.695米的观众大厅,所有的施工工序都需要在搭设的满堂脚手架上完成(满堂架还需要承受近150吨的钢架屋顶),加上施工通道、作业平台、消防设施,以及二、三楼内满堂架,整个礼堂外围的围挡架体,完全靠人拉背扛全部搭设安装完毕,那可是近18万米脚手架钢管、近30万个扣件、近7000个顶托、近1400张模板、木枋175方、木跳板1500多块,材料之多,劳动强度之大,危险系数之高,这在当下是非常少见,但作为新时期的三建人,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合理布置施工人员,做好分包单位的统一协调,体现出协同作战的整体步伐,在两个月时间内,顺利完成,为后期工作打开了工作面。

在前期拆除和后期施工的过程中,面临三个方面的困难,一是拆除严重已锈蚀的40米跨钢屋架,屋架下弦离地30多米高,每榀钢屋架重达12.4吨,但拆除面临场地不足,起重量大,高空作业等多重风险,项目部立即成立科技攻关小组,在技术负责人胡刚、项目经理尹强带领下,经过反复研讨,决定采用320吨履带式吊车进行整体吊装,然后在地面切割分解,最终达到预期效果;二是由于锦江大礼堂设计于50多年前,相关原始资料保存相对太少,许多与原设计不相符的部位也无迹可寻,施工过程中图纸设计随时在调整修改,仅观众厅耳房图纸修改前后近用了两周时间,影响工期的同时也增加了材料费和人工费的投入,为此项目部坚持每天下午召开协调会,与各专业分包单位、劳务公司甚至是作业班组在每一个细节上进行沟通、分析、研究,经常是忘记吃饭和下班时间,一张总工期进度表为了保证其科学、合理、适用性,通过反复讨论、斟酌花了近20天;主办预算赵莹玥、主办工长王言浩都是年轻的项目管理人员,从未经历过这么复杂的工程,但为了企业荣誉,他们密切配合,在每个环节,每个细部,每一个程序都做到有序沟通,通过现场收方的形式及时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现场确认,并以现场签证的形式进行部位量的确定,及时解决了因工程加固工作量分布面广,需人工对建渣进行清理转运繁琐等现实问题,既体现了施工质量,又保证了经济效益;三是大礼堂属于单层大跨度的建筑物,存在大量的高空作业和交叉作业,危险系数极高,项目部安全工程师赖子刚将入场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彻底到每个分包单位和作业班组,每天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教育处罚相结合。一个分包单位在北侧三楼会议室处自行搭设卸料梭槽,但搭设过程中把外架连墙件拆除,如果任其用于倾倒建渣将导致架体变形,失稳,就是这个小细节的失误,让赖子刚检查发现立即责令停止整改,正是这种坚持不懈,严格、严肃的工作态度,保证了从开工至今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作战团队,要想打好苦仗硬仗,除了要有严格纪律性和团结还需有传承,传承除了工作业务上传承,还有精神的传承,“导师带徒”和青年“一帮一”就是一种方式,除此之外,项目党支部书记郭晓民不时与青年在传统精神思想方面进行交流、沟通,在意识形态这个层面上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在生活方面也处处关心管理人员以及施工班组,比如主动关心吃住,喝水的问题,天气炎热关心他们防暑药品是否够用等,只要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提出的合理意见,都一一进行解决。

三建的开拓者中有一部分是军人,军人的情节和精神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在传承下来,三建到今天已有61年的光辉历程,之所以还能屹立不倒,正是有了这样的传统和这样情节和精神的传承,它蕴含了一种企业文化,它支撑着华西,支撑着三建。

点评:与锦江大礼堂“再续前缘”,延续企业荣光,充分体现代代华西人、三建人的勤劳智慧,这又将为华西建筑史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条:凌晨四时的凯歌
下一条:优雅的“美人靠” 绽放的彝族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