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征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征文 -> 正文

工匠精神

作者: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16年11月11日

提起“工匠精神”,我们有一个令人骄傲的祖师爷鲁班,但有这样的“传统”,并不等于形成了这样的“文化”。从造不出德国那样的刀具和指甲钳这样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制造业还普遍欠缺一种对技术和质量精益求精的“傻劲”。

“工匠精神”是广义的,当下提倡的工匠精神应该是工业时代的创造与创新精神,它可以结合信息时代的创新创造方法。包括三点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其内涵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称赞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对工艺品质有着不懈追求,以严谨的态度,规范地完成好每一道工艺。

“持之以恒”是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是向内收敛的,他们隔绝外界纷扰,凭借自身的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他们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精力与才智。

“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份崇高的精神,“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爱岗敬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工匠实现匠心筑梦。

“守正创新”彰显了工匠精神的时代气息。工匠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懈的思考进步,带头实现了一项项工艺革新、牵头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攻坚项目。

手艺人在乎的“活儿”就是平凡人眼中的工匠精神!2006年,山西电影制片厂拍的电影《剃头匠》在印度获得了金孔雀奖。一名剃头师傅靖奎在耄耋之年本色出演,剃头的手艺堪称一绝。剃头的确不是什么绝活,但能做一辈子,非“工匠精神”难为。

“工匠精神”不能机械地理解为是手工劳动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它其实是以产品为牵引,涵养一种专注精神,让人用心用脑、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效果或者目标。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职业心态也在发生变化。乱花渐欲迷人眼,气定神闲者日渐稀少,浮躁之气逐步抬头。在过去较长时期,人们更多的关注规模、增速,忽略结果、成本和质量。

在日本,有一位“煮饭仙人”叫村嶋孟。他开的食堂菜色一般,每到饭点却门庭若市。在83岁之前,他仍坚持每天工作14个小时,50年如一日,只为做这件喜欢的事。村嶋孟小时候历经战火,曾经流落至用捡来的面包配杂草充饥的境地,他知道在那段“种什么吃什么”的日子里,能吃到一碗热腾腾的白饭就是人生一大幸事,因此他对米饭的感情笃深。他这一生煮了50年的米饭,至今仍坚持“古法蒸煮”,即用大锅加柴火煮米,而不用电饭锅煮,而且煮饭的水要用备长碳过滤,煮饭的锅要用专门的双层盖,每隔三十秒就要转动一下锅盖,不让白色饭汁溢出。2016年1月,他从日本背来了自己的锅和灶,在北京大学教大家怎么煮饭。台上的他神色慈祥,两眼炯炯有神地盯着眼前煮饭的大锅,紧抿嘴唇,仔细计算着时间,哪怕一秒都不愿耽搁,待到热气氤氲之时,他抓住锅耳,伴着一声低吼,一把端起了冒着热气的大锅。饭,煮好了!

国人对于可口的米饭是渴望的,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地跑到日本代购电饭煲。在国内,从来都不缺优质的食材!只是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多少缺了一些如他一般、肯花五十年去做一件事情执着的匠人精神。乐此不疲地坚持,何尝不是人生一件幸事。

有些产品我们做不出来,恰恰是因为缺乏用心钻研、勇攀高峰的工匠;有些产品我们做出来却没有竞争力,也正是因为缺乏把工作当责任和使命的工匠。用“心”才会创新,使命感才会赢得市场的信任。我想这就是提倡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

工匠需要文化自觉,这是毋庸置疑的。“工匠精神”正在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隐形的力量。不仅能让国人感受到工匠之美,更提升了产品的时代内涵,把对精益求精的追求注入每一个中国制造者的血液中。

同时,工匠精神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推手,也是提高职工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劳动创造,切实提升技术技能素质,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有力抓手。

在新时期,我们应通过提倡“工匠精神”,让大家都能集中意愿和能力,去做好分内事,真正实现“匠心制造,不负期待”的精品工程。

文/李晓红

上一条:春的脚步
下一条:义无反顾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