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三建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三建新闻 -> 正文

【三建`力量】辛勤耕耘 默默奉献的“万多”

作者: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21年10月25日

在昆明佳皓苑的项目工地上,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身影,他中等身材、头发花白,脸因常年在室外被阳光晒得黝黑,挽着衣袖,不停地穿梭于施工工地,与工人沟通、交流。大家亲切的称呼他“万多”,这是谐趣的称呼,实际是叫他“万哥”,他就是四分公司的主办工长李万明,说到李万明不得不回忆起一些让人难忘的点点滴滴。

“万多”的兢兢业业

六十年代出生的他,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工作认真踏实,虚心向前辈师傅讨教学习,三十多年的施工现场经历,练就了一身本领,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尽管已是主办工长,但他仍然保持着长久以来的工作习惯,早上7点就到工地,把施工现场里里外外巡视一遍,看看作业面情况,了解施工材料使用情况,做好工作安排,调配好施工需要的机具、材料;下午下班他走得最晚,依然是逐一查看施工现场,了解整个工地的情况,安排好所有的工作。

2012年在邛崃钱江凤凰城项目,他带着一帮年轻人把现场管理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教他们如何与政府管理部门、甲方、监理沟通交流;2013年在香城润苑项目,面对栋号多、人员少的情况,他除了要完成自身的工作外,还要教四个新员工如何使用水平仪全站仪,如何检查钢筋绑扎是否合格,模板关得是否合格,现场防护该如何做得更加规范。他常说:作为一个合格的工长,一定要熟悉规范熟悉图纸,要沉得下心,放得下架子,多与施工工人沟通,多与内业联系,才能保证不出差错,图纸改动后能及时办理经济签证。2014年,在接到遂宁寰宇项目时,他带着一个小伙子,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和甲方,没有任何生活设施保障的情况下,开始了新的工作;同年,因平武一号项目急需人员,一纸调令,他二话不说,背起行囊便上路,解了当时项目的燃眉之急;2017年5月,他又派遣到万源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他不顾自己五十多岁的年纪,与大家一起翻山越岭,丈量房屋面积,与村民沟通拆迁。近几年,他又奔波于仁寿神州项目、泸县项目,去年又来到昆明佳皓苑项目。

“万多”的互帮互助

平常言语不多的他,一但项目人员遇到施工问题,他都会全力帮助解决,就算自己手上事情再多,他也没有推脱回避。他教年轻管理人员如何科学合理的布置施工道路、现场加工房、塔吊位置等;浇灌混凝土堵管时,他教年轻工长们如何处理这些突发问题,让年轻人学到很多管理知识。项目部的青年较多,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小差错,比如,外架搭设安全隐患,图纸没看清楚或是看掉,他都会耐心的为年轻人讲解,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毫不保留的将自己大半辈子积累下来的东西都传授给年轻一辈。

“万多”的积劳成疾

2021年初,因工作需要李万明调往昆明佳皓苑项目,他仍然保持着老习惯,奔波于工地上,查看现场,检查进度质量,按照项目施工管理目标推进工作,在项目管理中起到骨干作用。

云贵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灼烧着人们的皮肤,干燥的气候让从成都平原去的施工人员倍感不适。突然一天,他感到双目视力模糊,基本上看不清事物,在安排好工作后,他回到成都医院检查,诊断为脑梗压迫视神经,“老黄牛”倒下了。

住院期间,他仍然挂念着施工现场的工作,常常打电话询问项目上的情况,病友说他,既然病了就好好治疗,他还风趣的说:没办法,习惯了,一辈子劳碌命。

四分公司班子知道他的病情,赶往他的家中看望慰问,希望他不要背思想包袱,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乐观面对病情,多作康复锻炼,早日回到他奔跑了一辈子的工地上。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李万明就如同著名诗人臧克家描写的那样,是一个辛劳了几十年,仍然孜孜不倦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的“老黄牛”,他的身上彰显着三建人血液里的拼搏奋斗精神,值得我们为他点赞。

文/郭晓民

上一条:【三建·要闻】紧跟集团攀西战略 凉山本土首个国企一级总承包资质落户华西九建
下一条:【三建·要闻】刘春到华西九公司西昌海河·繁华里项目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