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1日版的《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组织能使力量增强十倍》的文章,读后令人心潮澎湃。
1948年12月,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国青年》即将复刊,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亲自为其题写刊名,并题词: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毛泽东同志站在统领全局高度强调了全党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的重要性,也印证了列宁同志所说,一个纪律严明的组织能使力量增强十倍。
看着室内摞起来足足两人高的案卷材料,我深切地体会到毛泽东同志在70年前亲笔题词“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深刻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翻看卷宗,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们都是我的同志、同事或朋友,他们都有闪光的青春,都有奋斗的足迹,每一个人都很聪明,都有各自擅长的工作本领,都曾经为公司的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也做出了一定成绩。
然而,他们在各色“糖衣炮弹”袭来时,没能关好欲望的闸门,从而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行为失范”这种“职业病”。有的在工作中不正确履行“主体责任”,充当老好人,谁也不得罪;有的觉得自己到了职业天花板,捞一个,算一个;有的觉得自己当项目经理这么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挣两个,对不起自己;还有的把企业当成自己私人的提款机,想怎么提就怎么提,想提多少就提多少; 更有甚者已经习惯了出行前呼后拥,不叫职务叫大哥、老板,“公款消费不心疼,公款买单有水平”“你那几个不算钱,我签个字就作数”的“官派”生活。在纪律严明的当下,他们仍然抱着侥幸心理,继续触犯纪律红线,这些都是私欲膨胀,对纪律和规矩失去了敬畏之心。
这些同志其实本性都是善良的,初心都是希望公司发展越来越好,可以同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他们也绝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他们只是身处一定的岗位,手握组织赋予的公权时,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对一张张献媚下包藏祸心的笑脸,他们飘飘然了,忘乎所以了,忘记了感恩企业,忘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忘记了组织的重托,忘记了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期盼。于是,他们放弃了做人要常怀律己之心的基本戒律,也放弃了自己奉行多年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给自己的清白人生留下了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给企业留下了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和深远的负面影响。
记得2005年有部经典的军事题材电视剧——《亮剑》,“李云龙是会打仗、能打仗不假,但也会尥蹶子,动不动就给惹事,光团长就给撤了三回……”。这段话是上级对剧中主人翁李云龙在解放战争初期及整个抗日期间的总体评价。试想,如果李云龙一直这样恃才傲物,目无组织纪律,还有后来的少将李云龙吗?我们靠什么打败小日本,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让中国人民过上自由、民主、平等的新生活?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铁一般的纪律,靠的是执行命令不打折扣,靠的是对组织做出命令的绝对服从,有意见保留,先执行命令,没有意见就更要执行。
公司辉煌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三建人夙兴夜寐忘我工作书写的,如果大家有点本事就不讲纪律和规矩,或者认为“我的地盘我做主”,公司早就成了过眼烟云,哪还有6座鲁班金像奖、数十个天府杯和芙蓉杯,以及重庆人民大礼堂、成都锦江宾馆、深圳体育馆等工程发出的耀眼光芒,哪有我们今日一展身手的广阔舞台。公司前身可以说就是军队,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军队,但是魂魄和血性仍旧在,那就是“守纪律,讲规矩”“一切行动听指挥”。面对暂时性的困难,只要我们把纪律挺在前面,知敬畏、守底线,上下同心,我们将无往不胜,因为这世上根本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文/蒋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