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集团公司批准,通过近2个月的紧张筹备,公司在柬埔寨设立的分支机构---四川华西三建(柬埔寨)有限公司全面完成了证照办理和办公场所设立工作,于4月24日正式成立。
机构搭建 展示华西形象
为促进公司对柬埔寨及东南亚等海外建筑市场的拓展,规范对海外项目的管理,完善对海外项目的管控方式和管理程序,在集团公司的指导和帮助下,公司组织商务部及分公司积极落实四川华西三建(柬埔寨)有限公司的证照申办工作,取得了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投(议)标核准证。与此同时,项目部立即着手落实办公场所,在金边市区租用了一处8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迅速完成了分公司在柬埔寨分支机构的设立工作。
伴随办公场所一同建设完成的还有项目的临设搭建。因工期紧任务重,前期在搭建临设时,项目副经理邵工每天早上6点就到施工现场,安排布置当天的工作,尽管每天烈日曝晒,但依然坚守岗位。从放线、挖排水沟、新增临电线路,到路面硬化,工长们反复论证制定详细的工作进度计划。每到中午,地表温度便接近40摄氏度,但仍然可以看到工长们在工地上不厌其烦地与班组们交流着应注意的细节,语言不通,就肢体结合,即便是汗湿衣颊,依然悉心指导。临设区域一建成,项目团队便在第一时间将华西的旗帜高高升起,充分展示了集团的品牌形象,彰显了项目团队作为华西人的骄傲与自豪。
熟悉市场 做好前期准备
柬埔寨金边市星汇城二期项目位于柬埔寨俄罗斯大道与河内路交汇处,建筑面积约14.2万平方米,合同工期约730天,合同造价约7100万美元。合同签署前,公司、分公司组织人员曾多次深入柬埔寨市场进行全方位考察,详细了解当地建筑市场、投资环境和政府规划的基本情况。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熟悉周边施工环境,结交各方人士。
基本设施建成落实后,项目每个管理人员立即各司其职,熟悉市场,投身到后续的施工作业中。因为语言差异,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可能会更多,项目工长李工无论是大事小事,都会到现场核查,确定无误后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因为语言差异,材料员金工对现场各项材料的采购也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舍得跑才能找到更优质的供应商,哪怕是偶尔买样小东西,也得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才能达到目的。因为语言差异,内业员小王带着手机翻译神器去到金边市国家检测中心只为对项目施工过程中送检取样的要求、试验采用的标准进行了解与记录。面对着火辣辣的太阳,经过数天的曝晒,“肤白貌美”的小伙子们已经变成了“土著人”,工地上那些忙碌着的穿梭身影,都成为项目施工的坚强后盾。
系统学习 强化自身管理
通过分公司的调兵遣将和招兵买马,10余名职工,平均年龄不到35岁,党员3人……柬埔寨金边市星汇城二期项目部管理团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年轻之师、精锐之师。他们用青春、热情、奋斗激荡着绿色的旋律,他们之中既有临近2年就要退休的富有管理经验的“黄妈妈”,也有在儿子即将出生的时候就敢于毅然出国工作的“不称职奶爸”,同样还有敢拼敢闯、充满朝气、团结协作强的“二愣子青年”。
作为管理者必须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把学习摆在重要地位,学习是提高管理者知识水平、理论素养的途径。
在项目班子的带领下,项目部坚持定期组织学习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文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学习了公司“成控字”文件《项目成本过程控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思路及2017年成本管理工作要点》,公司“财字”相关文件,公司“人资字”文件《劳务分包管理办法(2017年版)》等。同时,项目班子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项目的意见与建议。各岗位职工通过写心得体会、开展讨论等方式对下一步工作进行细化,为后续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一带一路”的灯塔指引下,柬埔寨建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良好的投资前景,分公司将努力把本项目打造成为公司在金边市乃至柬埔寨建筑市场的窗口项目、样板工程,并以此次合作为契机,积极寻求参建柬埔寨标志性建筑等工程项目的机会,吹响进军东南亚建筑市场的“号角”。
异地他乡身似客,烈日灼心洒热血。在柬埔寨的我们,虽然离家远点、生活苦点、工作累点,但我们在工作中合作互携,在生活中快乐相伴。在这一片热土上,我们将挥着华西绿色大旗,一起昂首阔步,无谓前方荆棘丛生,为青春呐喊:柬埔寨,我们准备好了!
文/李彩虹 朱雯雯 图/王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