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此刻的太阳格外刺眼,我的头很疼,我的身体烧干了,我需要水。可北京马拉松30KM开始每一个水站都缺水,首都的艳阳彻底击垮了我,我降速开始走路,队友在一旁为我加油,跑起来,你可以的。但是她的声音仿佛来自另一个空间,我听不见。抬头看看标识牌,心里涌现出了一种绝望,还有一丝恐惧。濒临崩溃的绝境,我想要放弃!
我的肺叶尖叫着,所求更多的氧气,肌肉哭喊着要求休息,可意志力却告诉我:不能停,继续跑。最佳的出路,就在坚持向前的方向。这是我的第一个马拉松。我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在我即将踏上30岁征途之际。
当马拉松这项运动悄悄开始盛行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去挑战自己的极限?那种筋疲力尽、绝望之极的感觉。
很多人不能理解一个女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运动,包括我父母。当他们知道了我这样一个“壮举”便开始苦口婆心的劝我千万不要参加,千万不要,女人一生中要听多少次“千万不要”?
毛姆那本著名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主人公查尔斯原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过着典型中产阶级富裕的生活,人生看起来已经没什么可遗憾。可是就在他40岁那年,决绝地离开了陪伴自己17年的妻子和两个孩子,身上揣着100块钱,只身前往巴黎。
他去巴黎为了画画。
“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但这绝不是一个励志故事。
查尔斯到巴黎5年之后,贫病交加,后来他沦落街头成了码头工人;又过了几年,他自我流放到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身患麻风病,双目失明,临死之前叫人把他的巅峰之作付之一炬。
可查尔斯一生没有遗憾,他只想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想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
其实马拉松犹如我们的人生,有时候,我们必须堕入黑暗的深渊中,才会出现光明。
每一次的奔跑都是一种历练,只有不断的战胜自己才能到达终点。
自古人们遇到挫折、打击似乎都会借酒消愁,很多人以为喝酒就可以把压力与伤痛“淹死腹中”,其实,酒精在体内所能发挥的作用,只是提升压力指数和降低解压能力。殊不知,古人早就有了如此的体验。明·李开先《后冈陈提学传》中就写到:“只恁以酒浇愁,愁不能遣,而且日增。”要我说,这种伤身,伤胃还伤心还不能解决事情的方法少尝试,不如去跑步。
跑步不是什么创造奇迹的方法,但是在我们独自奔跑的这段路上我们可以冷静的思考,开始反省如何料理自己的工作和人生。听起来像是故弄玄虚,可是其中的奥妙,也许只有自己跑起来的时候,才能真切体会。
正是在长跑中,开始领悟到,生命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长跑,没有固定的答案,在于你可以坚持到最后!
跑步让我学会了坚持,它让我变得更美、更好。不为取悦谁,只为了活成想象中的那个自己。我愿意努力、坚持,也愿意俭省、节制。因为我想要更美的未来。
文/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