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如今的媒体,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的“供给侧改革”“双创”“互联网+”,在新一代技术革新的推动下,尤其是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有的是波涛汹涌,有的是暗流涌动。正如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全球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书中所描述的画面一样,互联网促成的发达的信息交流突破“围墙”和“天花板”的限制——有的人还没来得及穿好衣服,有的人已经把商品送到了各家各户的餐厅、床头……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物业管理,这些年来,物业管理走过了一段泥泞、沉闷的岁月。和大多微观经济世界中的买卖双方关系一样,物业公司与业主的“感情纠葛”一直穿插这些岁月里。时至今日,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成功催生各行各业“互联网+”大热,国家主导的供给侧改革更是舆论焦点。站在改革的洪流中,物业管理如何创新发展?从事老旧房产管理的物业公司将何去何从?
本文就该话题做简要探讨。
一、勿忘初心,做好做精基础物业服务工作
淘宝的B2C商业模式成功可谓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一个世纪经典,推动了互联网公司雨后春笋般的成长发展。在一片锣鼓喧嚣中,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创新发展,成为了许多行业的热门话题。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联网经济肥的流油的诱惑面前,谁又不想分上一杯羹。因此,物业行业提出了依托物业公司本身的服务范围内的区位优势打造综合物业服务,发展物业管理社区O2O经济的美好愿景。观行业之动态,有能力、有实力的物业公司皆瞄准这一未来趋势排兵布阵。
然,回首来时路,莫忘初心。物业公司最原始、最基础的工作是什么?是基础物业管理服务。是提供安全放心的秩序维护,是提供快速反应的维修保障,是提供绿色清新的居住环境,是促成和谐稳定的生活氛围。一言以蔽之,乃是“绿色、便捷、和谐”的物业基础服务。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若物业基础服务没有做好,追求物业管理周边经济的效益难免舍本逐末,效果不及预期。住户对物管的基础服务满意了,才能有一份心情来消费物业公司提供的综合物业服务。物业公司在涉足社区经济之前,应先自我审视本身,本职职责得以履行,住户满意,方可放心大胆的探索行业的未来,抓住改革的机遇。
二、拥抱互联网,探索实践“+互联网”,微创新
互联网经济炙手可热,国家大力提倡“互联网+”。“互联网+”字面意思容易让人产生要加入互联网大军的错觉,一上来就要探索互联网商业模式——很多人对“互联网+”的直观理解就是做网站、做平台。有的企业觉得改变商业模式不可能,所以对“互联网+”退避三舍,视若不见;有的企业金罗密布,雄心壮志投身互联网大军,要做自己的互联网平台。若不是资金豪门,两个极端皆不可取,可取其中——先不做“互联网+”,而探索“+互联网”。物业公司向来算不上是“大户人家”,花一大笔钱去做网站、做网络销售渠道,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令人望而却步。“+互联网”,是适当的加入一些互联网技术对现有的管理进行升级,或是提高效率、或是节约成本,花小钱办好事,微创新。比如万科物业施行线上报修,线下维修人员抢单,既提高了住户报修的便利性,也调动了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并便于住户回访。针对如今普及率极高的微信软件,利用其开放性,优化与住户的往来工作程序,有良好的探索空间。
从市场角度来讲,通过实行“+互联网”,创新流程和管理模式,更容易在经营上增加卖点,提高竞争力。同样一件衣服,多一个漂亮的点缀、价格更低、有送货服务或者购买体验更好都会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即卖点。
三、整合区位优势,探索发展社区经济
虽然互联网的普及,提高了信息互通能力,世界变平了,但是实体的围墙、房门还是物理性存在,物业公司的管理范围内仍然有“抵达用户的最后一公里”的先天性区位优势,且掌握了丰富的住户信息,有与住户沟通的直接渠道。在做好基础物业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提供更有针对性、应对住户特别需求的“特约物业服务”,提供综合性物业服务。比如,有的物业公司提供为业主家政保洁服务,有的提供洗衣服务,有的提供儿童、宠物托管服务,有的还组织业主团购、业主旅行团等。提供什么样的增值服务,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实实在在地调查住户需求,从满足需求的角度参与供给侧改革,做好更加高质、综合性的服务供给。
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励精图治,补短板
有句俗话讲“打铁还需自身硬”,有目标,有未来,路还是得从脚下开始。物业公司的实力能不能支撑的起对这个行业的“野心”,需要从业者认真梳理。唯有励精图治,对准目标,找短板,“补短板”,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才能有实力拓展更广泛的市场空间。
所谓“对准目标”,是指作为行业参与者,尤其是竞争实力较弱的物业公司,目标不宜订的过高,而是找到实力相当或略高的同行单位,学他人之长处,在他们具备优势的地方争取追上甚至是赶超。要有计划、阶段性的逐个对标,完成超越。
所谓“补短板”,一是要提高从业者素质,二是要提高服务意识,强化顾客导向,三是要构建物业和住户的和谐关系。由于物业公司的传统性质,决定了物业公司员工很大一部分是保洁员、秩序维护员、门卫等学历条件、培训程度低的人员。人员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强化培训管理,有了良好的平均综合素质,充分建立以顾客为本的导向机制,在物业管理日常工作中加强与住户的沟通,以住户的意见反馈为镜子,提高各项管理,从而提高服务满意度,构建和谐双方关系。
五、老旧房屋房产管理,安全是工作之本
作为从事公司老旧房屋房产物业管理的物业公司,与市场上同行业的物业管理企业尚存差别,其所管区域基本上是老旧房屋房产。一方面是老旧房屋房产(单身、双身楼、房改房等)由于客观原因没有物业管理费,基本上只有成本,少有收入,收不抵支。二是老旧房屋房产的居住人员复杂,住房条件较差,私拉乱接、煤气罐大量使用等安全隐患很多。老旧房屋房产的管理,安全工作不容疏忽大意。一旦出现消防安全事故容易造成群体伤亡,后果不堪设想。且消防安全事故不同于其他事故,可见性极高,曝光率也极高,容易造成广泛社会不良影响。老旧房屋房产的物业管理应是安全当先,开展严格的消防安全管控,完善职责体系,充分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老旧房屋房产的物业管理并未与市场上的物业管理脱节,而是紧密联系。设想,如果老旧房屋房产的秩序维护、环境绿化、住户关系管理能够做得好,面对硬件条件更好、法规覆盖更全面的住宅小区,应该更有“久旱逢甘霖”的如鱼得水之感。
文/ 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