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性修养,做合格党员,既要靠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又要靠明察秋毫的监督约束,更要靠严峻如山的执纪惩戒。这样。才能使广大党员受教育,使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让“三不腐”在每一党员头脑中深深扎根。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党员干部“不想腐”。人们常讲,种树要养其根,修德要养其心。人无天然的免疫力。思想滑坡、信念动摇,就可能走上政治变质、经济贪婪、道德堕落、生活腐败的险途。为此一要靠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如在同一单位和同一环境下,有的党员能洁身自好,有的却不如人意,自觉或不自觉的违规违纪,其根子就在“想”与“不想”的分界线上;二要弘扬廉洁文化,让党纪党规和党章,像春风化雨,点滴入心,使心灵始终保持一种宁静情怀。三要在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权力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头脑中扎根。
坚持监督机制,使党员干部“不能腐”。讲规矩、守纪律,洁身自好是基础,“他律”是必不可缺的条件。各级主管和重点岗位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做到哪里有权力,哪里就应受监督约束,使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对党员来讲,讲规矩、守纪律是无条件的,谁想越红线,撞红灯,必将付出惨重代价。同时,在易发腐败的领域、关键环节,把信息、电子、网络应用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使监督不留空白。
坚持发挥反腐战效的震慑力,警示党员干部“不能腐”。近年来,我们党的反腐倡廉制度日益完善,特别在“打虎”、“拍蝇”、“猎狐”方面,取得了看得见的、前所未有的成绩,有效地遏制了腐败和违纪之风的蔓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反腐倡廉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决不能搞“下不为例”。只有对严重腐败和违规违纪者进行严处。才能激浊扬清,真正树立起治党必严的权威。实践证明,越是在惩处上动真格,在追责上敢较真,就越能显示执纪的严肃性。党章、党规、党纪、党法为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活划出了警戒线,明确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有自觉勿碰高压“高压线”、筑牢 “防火墙”、常念“紧箍咒”,提高抵制诱惑的能力,才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一生一世不翻船”,永葆其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文/付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