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和两个全国QC成果奖
2015年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颁奖活动于6月25日如期在昆明召开,代表公司参评的三分公司山水·四季城三期项目QC小组凭借着“提高现浇剪力墙成型质量”的QC成果,获得了“全国建设工程优秀QC成果三等奖”的荣誉。这是继2012年该项目二期工程获得“全国QC成果二等奖”后又一个全国性的QC成果。一个项目部连续在二期和三期工程中获得国家级的QC成果,充分展现出项目部在科技创新上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
施工难点就是攻关课题
该项目三期工程于2014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在开工初期,为保证业主要求的工期,同时,为了节约施工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项目部采用传统的清水模板工艺进行施工,但拆模后,经现场质量检验,发现特别是剪力墙部位成型及表面质量较差,达不到项目部设定的优质结构质量标准,该工程为楼层达33层、塔楼高度达102米,系完全由剪力墙结构构成的两栋高层商住楼,且剪力墙结构形状复杂多变,施工难度特别大。
施工难点就是攻关课题。为了突破这一质量难关,项目部成立了质量攻关的QC小组,并设定课题为“提高现浇砼剪力墙成型质量”,开始了富有成果的攻关活动。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QC活动小组,组员包括了有多年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刚入职的年轻大学毕业生、现场生产一线的班组长等。在组长的统筹安排下,QC小组按照活动计划和各自的职责分工紧张有序地展开了QC活动。首先,对已经施工完毕的剪力墙部分进行抽样检查,在抽样检查时,严格抽样的点数必须占到全部样本的30%,即350个样本,并对取得的抽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从而找到了影响剪力墙成型质量,即模板拼装组合施工工艺不易保证支模质量等三个主要原因,最终确定了通过改进现有散支散拼模板施工工艺、采用现场整拼大模板的支模的方法来提高现浇剪力墙支模质量和成型质量。
在实施相关对策措施时,项目经理与小组成员一道,冒着酷暑和寒冬坚守在施工一线,全程检查、监督、验证及复查并取得最终的实际数据样本。通过QC小组的艰苦攻关,三期项目的现浇剪力墙成型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型效果发生了明显的改善,最终在提升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同时实现了工程的优质结构目标,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建设、监理单位及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充分肯定,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有效降低了项目成本。该项成果于2014年获得四川省建设工程优秀QC小组成果一等奖,于2015年获得全国建设工程优秀QC小组三等奖。
把科技创新融入施工管理
该项目部之所以能在两期工程中相继获得全国性的QC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项目部能把科技创新融入到施工管理之中。特别是在QC小组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二期工程针对现浇砼板式楼梯的施工质量,确定了“提高现浇砼板式楼梯施工质量”的QC课题;三期项目则针对剪力墙的质量攻关,确定了“提高现浇剪力墙成型质量”的攻关课题,都是结合工程施工和针对不同的难点,积极寻找攻关课题,把科技创新主动融入到项目的施工管理之中。在每一次的QC活动中,小组成员能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进行活动内容的落实和执行活动要求,QC小组群策群力,发挥聪明才智,一一制定对策措施,并逐一进行现场的实际验证,最终使项目施工与技术攻关得以同步实施,把每一项突出的施工难点都作为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力争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增强了项目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以及解决施工管理难题的信心和决心,为项目、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发挥积极的作用。



文/李鑫 图/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