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三建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三建新闻 -> 正文

技术推动生产 创新助力发展

作者: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15年07月21日

----记锦江大礼堂项目框架柱截面加宽施工

由四分公司承建的锦江大礼堂维修加固工程位于成都市中南大街1号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内,地下1层,地上3层,建筑面积10034.87㎡,属成都市标志性建筑,由老一辈三建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建,已屹立成都市中心逾50个年头。该建筑已超过了设计使用年限,出于其重大的政治和历史意义,省委省政府决定保留原有建筑,并经结构鉴定后进行维修加固,以使其能继续投入使用。

工程任务于2014年初承接。按建设单位要求,须于2014年底竣工,以确保2015年省人代会的顺利召开。施工时间十分紧张,同时,工程施工涉及原钢屋盖拆除及重新施工网架、原装饰拆除及原样恢复、增设剪力墙、梁柱板结构加固等多个施工重难点,并由多个单位穿插施工,施工难度相当大。

其中,土建方面施工难度最大的任务在于对框架柱进行截面加宽施工。礼堂观众厅和侧厅两侧均为框架柱,尺寸分别为1000×800、800×600,高约21m,共32根。施工时须按设计图纸分别对每根柱四个面均进行加宽处理,每个面加宽宽度仅为100mm。由于加宽宽度较小,且需增设较多的纵向钢筋,如何控制柱体加宽部分的实体质量和成型效果即成为了施工技术上的最大难题。

为能攻克该难题,项目部成立了由分公司总工程师胡刚、项目经理尹强、工长钟家元、王言浩等人员组成的专题技术小组,通过对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难点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了影响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针对该因素的特点,对常规的钢筋定位、模板定位、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工艺进行了改进,最终形成了能够确保施工质量的工艺和措施。通过实际应用和检查,调整后的工艺能完全保证施工质量,得到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应用该施工工艺,项目部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支模周期,共计节约工期25天,为十分紧张的施工赢得了大量时间。同时,由于取消了柱间支模架连系架体,节约钢管约80吨、扣件约3万个,共计节约材料租赁费、连系架体搭设人工费近10万元,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项目部根据该施工工艺和具体应用效果,于2014年10月编制了《框架柱截面加宽施工工法》,经公司审核后参与省级奖项评选,分别于2014年12月获评企业级工法、2015年7月获评四川省省级工法,为分公司和公司技术管理工作再添成果,以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再树榜样。

文/郭晓民

上一条:三分公司山水·四季城三期项目成功获评成都市“优质结构工程”
下一条:二分公司南湖逸家一期项目连传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