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管理、明细账、促生产、赢市场”
--二分司“中国亚健康科技产业孵化园”工程项目部见闻录
这是一个以高分通过优质结构验收的工程,这是一个得到甲方、监理一致好评的工程,这是一个技术出效益、管理赢市场的工程,这是一个令“三建人”感到欣慰的工程。这就是地处成都龙泉驿区,总建筑面积达193000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中国亚健康科技产业孵化园。其项目经理就是已有30多年的施工工作经验,曾获“成都市优秀项目经理”称号的吴志强。
主抓管理创优质
进入工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项目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质量的醒目的宣传语和警示牌。孵化园第一期工程由A1、A2、B1、B2、D1、D2共六个单体建筑组成、每栋均为六层多层建筑,建筑总高24m,工程于2010年10月开工,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就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特别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施工过程中,项目采用责任包干制法,将每个平方、每根立柱分包给个人,并建立以公司、分公司、项目各质量管理职能部门或人员和施工作业队现场负责人为领导、现场质量检查员为控制,作业队班组长进行基层检查的三级管理体制,项目及作业队还设立了专职质量检查员,进一步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并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项目坚持定期检查,督促每一位管理人员各负其责,各尽其职,从而确保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保证了工程的主体质量和进度。与此同时,项目部经过反复推敲研究,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外观作为“创优”的基础,并积极探索出采用砼楼板原浆收平拉毛技术等新工艺,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外观。在项目部已于近期高分通过“优质结构工程”验收,并定下了争创“芙蓉杯”、“天府杯”的目标。
创新施工新工艺
“明细账、算精账、节约成本保质量。”在问及项目管理的成效时,项目管理人员均斩钉截铁给出这样的答案。项目自开工以来就围绕以“加强质量控制,争创优质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开展各类QC攻关活动,并率先成立项目QC攻关小组,在施工作业中,项目大胆采用新工艺,并加强与施工作业人员的交流联系,采用包干资金结算、完成奖励机制等方式,既节约了人工、材料、机械等分算费用的成本,又保证了施工质量及外观,项目部重点选择了“砼楼板原浆收平拉毛技术”作为QC课题,解决了地平广、面积大等施工作业中的现实问题,通过反复试验和研究,攻关小组解决了现浇楼板收平找平一次成型等难题,通过对现浇楼板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不仅砼质量观感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并且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砼原浆收光拉毛一次成型技术,可不再施工找平层,总体节约工程成本100多万元,同时,项目部通过进一步研究,决定在竖向栏板和楼梯等施工作业中采用新工艺,极大地减少了材料、机械的使用和损耗,节约工程成本几十万元,即保证了施工的安全质量,又降低了施工成本、节约了施工工期,得到了甲方、监理方的一致好评并加以推广,为后续工程的承接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建设项目家文化
这是一个整洁美观,令人赏心悦目的工地。在临设布置方面,项目部严格按标准化文明工地要求在施工区外独立设置办公区、生活区,并设置了宣传栏、黑板,生活区还设置有小花园等,进入项目部便给人温馨的感觉。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则是是项目部管理成功的法宝,每当项目部有管理人员过生日时,项目部都会集体庆生,并送上一份小礼物,每当遇到夜班、加班等情况,项目经理、书记都会与管理人员奋战在一起,吃住在项目,项目部还不定期的组织管理人员进行义务劳动,共同维护项目部这个温暖的家。“英雄不问出路,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得到重用。”谈起项目用人之道,项目管理人员纷纷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项目组建之初,由于管理人员年龄差异较大,工作思路不统一,很快,项目部就通过业务上的支持培养和交流互动,促使每个人的专长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并形成了良好的梯队建设。项目经理吴志强总是带头值夜班,每天早上第一赶到工地巡视现场,当安排好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生活后,自己才坐下来休息片刻¨¨¨项目部管理人员也亲切的称呼他“强哥”,正是有了这个老大哥带领着这个团队,才营造出了这种良好的项目家文化,建立起了良好的工作氛围,让项目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因业绩突出,并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近期工地以高分通过 “优质结构工程”验收,面对取得的荣誉和接踵而至的各种好评,项目部管理人员却说:“不是我们有多能干,而是我们四川三建人在工作中始终坚持‘项目是我家、全靠你我他’的管理理念,建设好每一个工程。”确实,近些年,公司在施工中坚持以现场赢市场的管理方针,有力的推动了公司追赶跨越式发展的经营目标,全司已形成了全力以赴、团结协作、奋勇向前的良好发展势头。




刘 翔/文 李朝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