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所在 决不放弃
——华西集团四川三建中国银行绵竹支行抢险纪实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以我省汶川地区为震源的,震级为里氏8级的强地震突然爆发。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13日早上2:40分我们接到省国资委的抢险命令:很快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双华同志亲自安排部署,实现了7:50运输工具、抢救工具全部到位,上午9:00时许,抢险队准备完毕。由公司工会主席郭俊清任抢险队长、四分公司党总支书记蒋刚任副队长的共由40多名职工和民工组成的抢险队立即出发,并于13日上午10:40分抵达抢险地——四川绵竹。经过整整四天三夜的紧急抢险,在成功稳住旁边两栋已倾斜楼房的前提下,共搬运倒塌的建筑垃圾1千多吨。成功地从废墟中抢救出7名生还者和16具尸体。




服从分配 即赴现场
抢险队在当地公安人员的引导下,很快抵达绵竹县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部的同志在了解了我们的来意后,针对“华西集团”在建筑方面的特点和优势迅速给我们下达了抢险中国人民银行绵竹支行被埋人员。我们一行抢险队员在当地向导的引导下,没作丝毫休息,即刻奔赴抢险现场。
中国人民银行绵竹支行办公楼是一座建筑面积约3000㎡的七层框架结构大楼,震前该楼底层正进行装修,地震发生时,大楼在一分钟内完全坍塌,形成重叠复压的建筑垃圾近2千吨,其中最大的一块重约200多吨,且全系现浇砼结构,搬运和破碎的工作量相当大。且旁边有两栋已倾斜近5度的六层砖混家属楼,形势相当危险。据事后统计,大楼坍塌共掩埋银行职工以及过路行人等共23名。
科学施救 争分夺秒
由于被埋人员家属情绪异常激动,先期制定的抢险方案未被认可,抢险工作已基本停顿。郭主席在消防救援队负责人、银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迅速查看了抢险现场,并立即成立了以中行领导杜书记,遂宁消防中队余参谋长、省建三公司工会郭主席以及中铁二局吕工程师等人组成的抢险指挥小组,指挥小组在了解了先前的抢险方案和抢救情况以及大楼基本布局,包括被埋人员逃生后的大概位置后,根据抢险现场旁边两栋六层住宅楼已成危房,随时可能发生坍塌的情况,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抢险方案:即:先对可能被埋人员上方进行荷载减轻,再进行旁边掏洞实行营救的抢险措施,抢险基本方案的确定,为进一步加快抢险进度,稳定人心,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奠定了基础。但是,有了好的方案,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很快就会有好的结果。震后第二天,也是抢险的关键环节,但老天不争气,一直不停地下雨,再加上倒塌的大楼横街而卧,巨大的砼块一层叠一层,最重的达200余吨,面对这样一种区别于一般砖砼结构的庞然大物,尽管全体抢险队员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人工挖掘进展仍十分缓慢。抢险至晚上10点左右,围观的群众及遇难者家属稳不住了,他们冲进现场大声执问银行领导:要求加快进度,但又不准动用大型破碎设备。在这种“快”“慢”都两难的情况下,现场指挥组紧急召开会议,进一步商量抢险措施。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只能快,不能慢,更不能停。慢和停都是与抢险精神所违背的。但要快就必须要做通群众的工作,要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在这种相持不下的时候,指挥组立即决定,由“华西集团”的抢险队长和集团总部的孙副总经理代表指挥组给群众做好“快”的抢险方案的实施意见。最后,通过我们这些“专家”的解释,“从中突破,逐层减压,尽快救人,确保不发生次生灾害”的方案,很快得到了群众理解并被快速的实施。
众志成城 克服困难
由于抢险工作量实在太大,所有参战人员在13日晚几乎是彻夜未眠,抢险队长郭俊清,患糖尿病刚出院,个别同志也身患感冒腹泻等疾患,尤其是抢险现场一位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的操作大型破碎机的姓童的当地自愿者,更是鼓舞和激励着全体抢险人员,由于全天不停地下着雨,所有参战人员全身都不断地往下淌水,且余震在整个抢险过程中持续不断,但是面对灾情和急需救援的生命,大家毫无怨言,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及时将被埋人员施救出来。从抢险现场实际出发,由指挥组的同志在下面协调救援机械,不断修正抢险措施,副领队蒋刚同志则带领抢险人员和消防官兵一起冒雨清理残渣。风雨声、机械轰鸣声、机具敲击声汇成了一支动人心魄的抢险乐章。经过百余人和近10台大型机械的相互配合,13日当天,抢救所必须的搬移建渣的记录不断被刷新,这也让所有家属和群众看到更多人生还的曙光,我们也再次企盼能创造新的奇迹。事实也证如大家所盼望,到15日零晨,最后一名幸存者被成功地被消防官兵从废墟中抢救出来。截止16日,我们已经连续战斗近100个小时。100个小时里,大家的生活虽有基本保障,但是大家都没能睡上一个好觉,没有换上一身干衣服,雨水、汗水将衣服湿透了又穿干,特别感人的是承担钢筋切割任务的农民工刘兆军同志,双手被滚烫的焊花烫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水泡,裤子也被烧了许多洞,即便是如此,面对巨大的灾情,也为了更多的生命得到救援,大家都克服了所有困难,决不放弃我们的抢救任务。在接下来的72个小时里,全体参战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投入到繁重、紧张、井然有序的抢险工作中,累得不行了就一屁股坐在残砾上喘口气,喝口水,抽口烟,困得不行了就在路边空地上靠一会儿,或者车上打个盹。
家属意愿:专家不准走
13日晚8时许,我们又接到上级命令:绵竹某小学300名师生被埋,急需救援,上级要求我们即刻赶往新的救灾地点,郭俊清主席经与集团公司孙副总经理紧急商议,把抢险队分成两批,由他带领30名队员前往支援,让蒋刚等10名队员继续在此抢险,正和银行领导商洽此事时,不小心被围观等候的家属听到了,他们以为我们要撤离了,不知是谁吼了一声:“华西的专家要走了!”。不到片刻,我们便被家属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情绪异常激动的家属推搡着我们:“你们干什么来了,你们为何见死不救,你们走了我们怎么办,华西的专家不能走!!”。面对家属和银行领导的请求,经过请示,我们又都全部留下来,抢险工作又继续向前推进。
领导关怀 捷报频传
在前线参与抢险救援队员的安危、身体状况和后勤保障供给等情况,无时不让集团、公司和分公司的各级领导牵挂于心。13日下午8时许,集团副总经理孙前元同志,集团工会赵部长受集团领导委托,深入抢险现场看望全体抢险队员,并为我们送来了雨衣、手套、雨靴、手电筒及医疗用品等急需物资。15日14时许,四分公司经理王红莲同志、主任工程师罗骥同志等捎来了集团、公司领导同志的慰问口信和生活必需物资,并与全体参战人员同吃同住、同抢险。16日上午10时许,省国资委监事会主席柴文成同志、集团公司董事长李纯刚同志、三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双华同志也都亲临抢险现场看望、慰问全体参战人员,并勉励大家继续发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华西精神,继续扩大战果,向灾区人员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让全体抢险队员疲乏顿消,力量倍增、精神大振,救援奇迹也再次被我们所创造,15日上午6时许,我们又再次从废墟中成功营救出第7名幸存者,全场顿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感谢你们 抢险队员
16号下午,整个抢险工作已基本接近尾声,受现场指挥组委托,抢险队长郭俊清和副队长蒋刚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绵竹市抢险指挥部汇报情况,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听说我们是来自中行抢险现场的华西集团抢险队时,都冲我们树起了大拇指,他们迅速将我们汇报的情况向市里作了汇报,市里的领导也很快做出了指示:“感谢华西的专家,感谢华西的抢险队员,你们创造了我们抢险工作的奇迹,在23名被埋人员中,成功救出了7名幸存者,由于你们已四天三夜连续抢险,实在是太辛苦了,但是你们目前还不能走,指挥部还要研究一下还有没有更需要你们地方,请你们先回去待命”。
16日下午3:40点,我们接到市抢险指挥部电话通知,“华西集团省建三公司的抢险队可以换下来了,省国资委将另行安排华西的抢险队进场”。至此,同志们才得以喘口气,至16日晚7:00点整,我们带着近50人的抢险队伍,在未重伤一人的情况下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赋的抢险任务,尽到了应尽的微薄力量,也为咱华西在些次抗震抢险中赢得了良好声誉。晚11时许,抢险队抵达成都。
郭俊清 蒋刚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