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西集团至今已多次荣获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而其中第一个鲁班奖的诞生是在25年前,由华西集团省建三公司在深圳创造的,这个工程就是深圳体育馆。我由于在80年代中期曾到当时省建三公司深圳分公司采访过他们的先进事迹,因此印象很深,至今难忘。
华西集团省建三公司深圳分公司于八十年代进驻特区后,他们干的第一个工程就是深圳体育馆。这项工程从7月17日体育馆正式交付启用,仅用了17个月时间,比原订计划提前了20多天。
深圳体育馆规模宏大,占地21200m2,可容纳6500名观众,装饰十分豪华,材料从11个国家进口。馆内没有中央空调,中英文电脑显示记时记分牌,立体音响,升降平台,施工难度艰巨,是当时众所公认的。单说那钢屋架由3000多根钢管,882个钢球组成,看上去好似一个工精心组成的分子结构图,其整体重量1500吨。如此庞然大物,要在地面组好,而后顶升到20多米高的承受柱上就位,当时在中国建筑史上尚无先例。
承建该工程的三公司深圳分公司和华西特种公司的领导和全体参战职工,牢记当时华西公司董事长彭斌等领导同志的讲话:“轻轻松松是创造不出硬牌子来的,越是无人干过的东西,没人敢干的事,干好了你的牌子就越硬,信誉就越高。”经过反复论证,最后采用独特的顶升工艺,于1984年11月27日一举成功。当沉甸甸的钢网架被8台500吨重的千斤顶徐徐托起,而后平稳升空就位时,在场的观众一片欢腾,纷纷祝贺赴深圳川军的高超技艺。
在修建深圳体育馆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工程需要的淡水沙,可是走遍深圳市却找不到,为了找到合格的淡水沙,当时任分公司经理的刘天伟同志,带领业务人员走蛇口、奔南头、到沙头角好几个地方,最后到离深圳80多公里的惠州找到了优质沙料,尽管每方沙多了4元的运输费,但确保了工程质量。在施工中,他们顶烈日、站风雨。为信守合同,他们提出:“雨天当晴天,晴天当三天”的提速口号,硬是在特区创造出了名牌,赢得了信誉。
1987年11月28日在重庆召开的中国建筑业第一届年会上,深圳体育馆被授予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而后,三公司承建的深圳体育馆、金田大厦工程也先后获鲁班奖,这充分显示了这支劲旅的雄厚实力。1994年10月25日,原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廉仲、肖桐,原建筑研究院院长袁镜身在参观深圳体育场后,分别挥笔提了:“建筑劲旅”“华西之光”“名扬鹏程”三幅苍劲有力的祝词。我们祝愿这支建筑劲旅,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再展雄风,让华西之光继续闪烁蓝天。